港口是離岸風電最主要基礎建設,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指出,配合政府政策及業者需求,公司已提供臺中港五座重件碼頭約200公頃土地、臺北港一座重件碼頭約50公頃土地、安平港一座碼頭約6公頃土地,放置風機上部結構、水下基礎等大型零組件,上個月新成立台灣港務重工公司,開始提供重件運輸服務。
因應海洋示範風場規劃於108年投入開發,港務公司於107年即著手改建臺中港2號碼頭成為重件碼頭,承載力3、10噸/M2,順利提供該風場使用。
另為因應短期風機預組裝用地需求,再調度臺中港新建之106號碼頭,承載力10、40噸/M2,長期則可提供風機國產化業者作為進出口零組件之用。
在風電國產化生產方面,港務公司依政策指示,為了將離岸風電產業根留臺灣,規劃臺中港工業專業區(II)做為「離岸風電國產化專區」,目前世紀樺欣、永冠、西門子、天力等公司之建廠持續有所進展。
近期,因應風機零組件屬於超長、超寬、超重的物件,於港口內運輸物流之需求,港務公司結合臺灣重件運輸知名業者佳運公司,於109年12月16日共同成立「臺灣港務重工股份有限公司(TIPH)」,提供具國際水平之港口風電重件運輸服務,包含離岸風機零、組件大部件陸上吊裝及運輸作業、以及技術檢核等服務。
未來港務公司將持續配合政府發展離岸風電,依照風場開發期程各階段所需,進一步從離岸風電供應鏈角色,來瞭解產業需求,並朝多角化經營方向邁進,從地主港轉型成經營港的營運模式,期做為國家發展綠能最堅強的後盾。